北京市,通称北京,简称“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及直辖市,是中国的政治、文化、科技、教育、军事和国际交往中心。
北京是一座全球城市,是世界人口第三多的城市和人口最多的首都。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毗邻天津市、河北省,为京津冀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是中国古都,是拥有三千余年建城历史、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有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在此定都。
北京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近世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拥有8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
北京古迹众多,著名的有紫禁城、天坛、颐和园、圆明园、北海公园等;胡同和四合院作为北京老城的典型民居形式,已经是北京历史重要的文化符号。北京是中国重要的旅游城镇,被《米其林旅游指南》评为“三星级旅游推荐”(最高级别)目的地。
北京市人民政府驻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7号。
中南海是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所在地,也是部分国家领导人的住所。
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办公地点,也是全国两会、中共党代会等重要会议的举办场所。
北京三里屯太古里由日本建筑师隈研吾带领设计,已成为北京的时尚购物场所。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中心,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国家监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所在地。每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每五年一次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也在人民大会堂召开。
中国国家图书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图书馆,前身是于1909年9月9日始建的京师图书馆。作为国家藏书机构,中国国家图书馆依法接收中华人民共和国各出版社送缴收藏的出版样书,此外还收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非正式出版物。
北京人口以汉族为大多数,但同时包含全中国56个民族,北京是中国第一个聚集起56个民族的城市,其中少数民族以满族、回族及蒙古族为最多。
北漂族是指来自非北京地区的、非北京户口、在北京生活和工作的外地人。北漂族在来京初期都很少有固定的住所,搬来搬去的,给人漂乎不定的感觉,故此得名。
北京国家体育场又被称作“鸟巢”,是2008年夏季奥运会,也是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主赛场地。现在也作为北京市区大型的表演中心使用
北京艺术演出市场非常繁荣,每年都有超过10000场国内外演唱会、音乐会、歌剧、话剧在全市近百个场地上演。世界各大著名交响乐团,以及雅尼、神秘园、小泽征尔、帕尔曼等著名音乐家和团体均有来访北京。
北京市的主要演出场馆有:中国国家大剧院、鸟巢、保利剧院、中山音乐堂、北京音乐厅、人民大会堂、东方先锋剧场、北京人艺小剧场、北京工人体育场、北京工人体育馆、首都体育馆、丰台体育中心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最早和日本的东京于1979年3月14日正式建立友好城市关系。随后,北京市的国际交流日渐广泛,已先后与遍布五大洲的纽约、马德里、开罗、基辅、首尔、柏林等50余个城市结成友好城市关系,其中绝大部分为首都城市。
北京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2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座中国历史文化名村、9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含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的北京段)、32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等。全市共有8处世界遗产,是世界上世界遗产最多的城市。这八处是:长城、明清皇家宫殿的故宫、北京的皇家园林的颐和园、北京的皇家祭坛的天坛、明清皇家陵寝的十三陵、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京杭大运河以及北京中轴线。
位于北京海淀区的京西宾馆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等重要会议的举办地。
天安门广场是重大纪念日阅兵的场所。
超过一百个国家在北京市设有使馆,使馆集中分布在建国门(第一使馆区)、三里屯(第二使馆区)、亮马河(第三使馆区)。联合国及下属机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阿拉伯国家联盟、非洲联盟等国际组织在北京设有代表处。位于北京的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是上合组织的两个常设机构之一。北京曾举办的重要国际会议有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非合作论坛、2014年APEC峰会等。
北京在中国大陆的政治、经贸、文化、教育和科技领域拥有显著影响力,为中国绝大多数国有企业总部所在地,并且拥有全球最多的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总部,北京商务中心区聚集了大量国际性金融商务办公设施及摩天大楼,中关村地区则集中了中国大陆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
北京是中国大陆铁路运输和公路交通运输的枢纽城市,拥有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两座机场,是飞行区等级最高级别(4F级)的枢纽机场。
北京长期以来就是中国铁路网的中心。北京铁路的历史可追溯至晚清,最早的铁路是由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于1909年竣工,是第一条中国人自主修建的铁路。
北京规划的10个全国客运枢纽中8个为铁路客运枢纽,目前四大铁路特等站为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北京丰台站,北京站和北京西站之间有地下铁路连接。
北京是中国第一座建设地铁的城市,始建于1965年7月1日。截止2021年底,北京地铁共有27条运营线路(包括22条地铁线路、1条中低速磁浮交通线路、2条现代有轨电车线路和2条机场轨道),线路全长783公里,运营车站456座(含换乘站72座)。北京地铁日均客流量突破1000万人,并且在2019年7月12日创下单日客运量最高值,达到1375万人次,为世界最为繁忙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北京地铁正在进行大规模建设,预计到2025年全市轨道交通总里程将超过1000公里。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是中国地理位置重要的机场之一,位于顺义区(行政上由顺义和朝阳二区共管),距离北京城区20公里。也是该市重要门户,目前有三个航站、三条跑道、双控制塔、设计客运量为8200万人次。几经扩建,首都机场的三号航站楼为目前世界第二大的单体航站楼,同时也是中国国内拥有三条跑道的三个国际机场之一(另两个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作为中国四大门户枢纽机场之首,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每天有超过70家航空公司的1400个航班,与世界191个城市串联。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是北京市的第二个国际机场,为华北地区重要的国际机场,位于北京市大兴区和河北省廊坊市之间,距离北京城区46公里。大兴机场目前拥有世界最大的单体航站楼。大兴机场将定位为大型国际航空枢纽,目前共有4条运营中的跑道。
北京地铁则是世界上运营里程第二、客运量最多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北京市位于河北省的西北边缘,背靠太行山余脉和燕山山脉,面对辽阔的华北平原,东南距渤海约150公里。市域东西宽约160公里,南北长约176公里,土地面积16410.54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积6338平方公里,占38.62%;山区面积10072平方公里,占61.38%。北京地势总体上西北高,东南低。
北京市平均海拔高度43.5米,其中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米,而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全市最高峰为位于门头沟区西北部的东灵山,海拔2303米。北京没有天然湖泊,天然河道自西向东有拒马河、永定河、北运河、潮白河、蓟运河五大水系,均属海河流域。
北京每年4、5月间另一特有现象,其来源以杨絮为主,也有柳絮。由于北京城市道路绿化曾以毛白杨作为主要树种,而其白絮极易随风飘扬,因此形成了北京春天漫天飞杨絮的景观。随着近年来北京市通过树干注射抑止剂、嫁接以及用其他树种逐渐取代毛白杨等方法治理杨柳飞絮,飞絮现象已逐渐得到控制。
北京是中国大陆拥有最多高等院校的城市,校址位于北京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被视为中国顶尖大学的代表。
北京在全球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具有主导辐射带动能力,在GaWC全球城市排行中排名第6位,与中国的其他城市相比,仅次于香港和上海。
北京被世界城市研究机构GaWC评为世界一线城市,联合国报告指出北京人类发展指数居中国城市第二位。
北京也是世界上唯一的“双奥之城”,即既主办过夏季奥运会,也主办过冬季奥运会的城市。
北京曾先后被称为蓟城、燕上都、燕京、蓟县、广阳郡、广阳国、幽州、燕国、燕郡、涿郡、大都、范阳、卢龙、南京幽都府、南京析津府、燕山府路、中都大兴府、中都路、大兴府、北平府、北京、京师、顺天府、京兆地方、北平特别市等。有帝都、京城、京都、京畿、京兆等别名。
60万年-2万年,北京地区处于旧石器时代,在周口店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早期北京直立人、中期新洞人和晚期山顶洞人的典型遗址。北京地区在不晚于1万年前已经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当时该地区人类定居生活固定化,逐渐从山洞中迁徙出来,到平原地区定居。
3000多年前,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召公奭于燕国。燕国早期都城位于今房山区琉璃河遗址。一些学者将琉璃河古城视为北京城的源头。据《史记》,周武王封尧的后人建立蓟国,都城为蓟。春秋时期,燕灭蓟,将都城迁至蓟。蓟城的具体位置尚有争议。郦道元《水经注》认为,蓟城的位置就在今天的北京。
公元前222年,秦国灭燕后,设北京为蓟县,为广阳郡郡治。汉元凤元年广阳郡蓟县属幽州管辖。本始元年更名为广阳国首府。东汉光武改制时,置幽州刺史部于蓟县。永元八年复为广阳郡治所。西晋时,朝廷改广阳郡为燕国,而幽州迁至范阳。十六国后赵时,幽州驻所迁回蓟县,燕国改设为燕郡,历经前燕、前秦、北燕、后燕和北魏的统治。
583年,隋朝开皇三年废除燕郡。但很快在大业三年(607年),隋朝改幽州为涿郡。唐朝武德年间,涿郡复称为幽州。贞观元年,幽州划归河北道监察区。后北京成为范阳节度使的驻地。安史之乱期间,安禄山在范阳(今日北京、保定附近)称帝,建国号为“大燕”。唐朝平乱后,复置幽州,归卢龙节度使节制。五代初期,军阀刘仁恭割据此地,后其子刘守光称燕王,被后唐消灭。后晋的建立者沙陀人石敬瑭为了打败后唐,投降契丹人,将燕云十六州在后晋天福元年(936年)送给契丹,并向契丹称自己为儿皇帝。石敬瑭割让包括今北京在内的燕云十六州,为辽国或金国后来对后汉、后周、宋朝威胁打开了门户。
960年,北宋初年,宋太宗在高梁河(今北京市海淀区)与辽战斗,意图收复燕云十六州未果。辽朝于会同元年起在北京地区建立了陪都,号南京幽都府;开泰元年改号析津府。北宋末年,宋联金灭辽后收复燕云十六州,并设置燕山府路和云中府路,北京属于燕山府路。金朝以张觉事件为借口大举攻宋,再次出兵燕山府。金朝贞元元年(1153年),完颜亮正式迁都于北京,改燕京为圣都,不久又称中都大兴府,这是北京历史上第一次成为中国的首都,至今已有八百余年建都史。金中都的建成使北京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商业大都市,人口超过一百万,城内居住着众多部族,东西方众多文化在这里交流融合,北京从此成为国际性都市。完颜亮在中都之东开通了潞河,潞城因此改名通州,西面则建成卢沟桥,使西南陆路各种货物可以直接进入中都。金代还首创了漕运形式,即从水路运送粮米到京城。
1214年农历五月到1215年农历五月,蒙古帝国成吉思汗麾下大将木华黎攻下金中都,对中都整整围困一年后破城。
1260年,忽必烈即位后,决定以汉地作为统治基础,将燕京定为首都,至元元年(1264年)改称中都路大兴府。至元九年(1272年),中都大兴府正式改名为大都路。
1368年,朱元璋以金陵应天府(今南京市)为京师,大都路于洪武元年八月被明军收复,改称为北平府,同年十月应军事需要划归山东行省。洪武二年三月,改为北平承宣布政使司驻地。燕王朱棣经靖难之变夺得皇位后,于永乐元年(1402年)升燕京北平为北京,暂称“行在”(天子行銮驻跸的所在,就称“行在”)且在北伐时常驻于此,现在的北京也从此得名。朱棣行在北京后,一改元态,北京城秩序井然,繁荣安乐。永乐十九年正月,明成祖朱棣正式移鼎燕京,以燕京为京师,称为“北京”。金陵应天府则作为留都,称南京。明仁宗及明宣宗的时期,因皇帝个人的喜好因素,北京之京师地位一度降为君主暂幸之行在,复称金陵应天府为南京,明英宗亲政后,正统七年(1441年)时才恢复燕京京师的地位。
1406年,北京故宫,即紫禁城,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是明清两朝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
1626年5月30日,北京西南隅的工部王恭厂火药库发生王恭厂大爆炸,死伤2万多人,原因不明,朝野震惊,中外骇然,明熹宗下了一道罪己诏,告诫大小臣工“务要竭虑洗心办事,痛加反省”,并下旨发府库万两黄金赈灾。
1643年,北京内爆发明末大鼠疫重大疫情、造成20多万人死亡,被认为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1644年4月25日,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帝在煤山自缢,明朝灭亡。清朝顺治帝入关后即迁都北京,亦称为京师顺天府,属直隶省。清廷在北京实行旗民分居政策,即满汉蒙八旗居住内城,非旗籍汉人和回民居住外城。旗人事务由九门提督管理,而汉族、回族事务则交给顺天府衙门管理。
1853年8月28日,太平军攻克临洺关镇,北京大批人口逃离,全城戒严,人心惶惶之际,物价飞腾,米珠薪桂,一片混乱。
1860年9月21日,英法联军在八里桥之战中打败清军,随后攻破北京城,放火烧毁圆明园,咸丰帝逃至承德。10月至11月,清政府与英法俄在礼部衙门签订《北京条约》,外国使节和基督教传教士得到特许允许进北京,在城内各处兴建教堂,使馆则集中在东交民巷。
1888年,北京第一条铁路西苑铁路在中南海建成,但该铁路并非营业性质,已于1925年被拆除,此后北京的第一条营业铁路为1897年通车的津芦铁路。
1898年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在北京成立,同时行使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的职能,取代了国子监的地位。
1899年北京修建了中国第一条有轨电车。
1900年6月,义和团进入北京,烧毁城内教堂,并围攻各国使馆。8月,八国联军攻占北京,解救被义和团围攻的各国公使。
1901年8月,八国联军从北京撤军。9月7日,清政府同西方签订《辛丑条约》。同年,西便门和东便门城墙上各开一铁路豁口,成为对北京城墙最早的改造。
1902年1月,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回到北京下罪己诏。
1909年,连接北京至张家口的京张铁路在詹天佑的主持下建成通车。
1911年3月30日,清华大学成立。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同年3月迁都北京。民国伊始,北京仍依清制称顺天府。
1913年,北洋政府成立京师警察厅。
1914年6月,成立京都市政公所,地址在新华门附近。两者共同负责地方市政。同年10月,行政上设立京兆地方。
1918年1月,京兆地方的市区正式定名为京都市。这一时期,北京新建了有轨电车系统和一批现代的文化教育机构,北京皇城的城墙也逐步被拆除,但内外城仅被局部改造。
1920年5月7日,北京南苑机场开通北京首条民用航空线路。
1928年北伐战争后,中华民国首都迁回南京,京兆地方改名为北平特别市。
1930年6月,北平降格为河北省省辖市,同年12月复升为院辖市。这一时期,北京尽管不具首都的地位,但在教育方面仍有关键的优势,被国际人士称为“中国的波士顿”。
1935年开辟了第一条公共汽车线路。
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被日军占领,将北平改名为北京。
1945年日本宣布向同盟国投降,中国抗日战争结束。同年8月21日第十一战区孙连仲部接收北京,并更名北平。
1949年1月31日,傅作义与中国共产党达成“和平协议”,率中华民国国军25万人改投中共,北平和平解放。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定于北平,复名为北京。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此后,天安门广场上举行过多次阅兵。
1949年11月21日,北京市封闭了全市的所有妓院。
1950年2月,建筑学家梁思成和陈占祥联手提出《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建议在公主坟以东、月坛以西的适中地点(即三里河一带)建设首都行政中心区域,但最终北京市采纳的是朱兆雪、赵冬日“以天安门为中心逐步扩建、改建”的意见。
1952年,河北省宛平县划归北京市。
1956年,昌平县划归北京市。
1956年开通第一条无轨电车线路。
1958年3月7日,将通县、顺义、大兴、良乡、房山五个县区划归北京市。
1958年10月20日,怀柔、密云、平谷、延庆四个县又被划归北京市。至此形成今日北京市的辖界。
1963年海河特大洪灾,北京市部分地区被淹,上万间房屋倒塌,全市工业损失超1000万元人民币,朝阳、海淀、丰台3个近郊区淹地30万亩,损失蔬菜1亿斤、粮食1000万斤,共死亡35人。此次洪灾过后,北京市制定了“市区防洪排水标准”,沿用至今。
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了红卫兵代表宋彬彬,红卫兵受到鼓舞,“西纠”等红卫兵组织相继成立,文革逐渐展开。。。。。。
1969年10月1日,北京地铁一期工程通车。
1976年1月8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病逝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五医院,此后由于民众对四人帮的不满情绪,四五运动在北京爆发。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在中南海病逝,一个月后“四人帮”被捕。
1982年7月22日,北京市编制《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该方案明确北京市的性质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1984年北京市农村种植业已有97%的生产队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北京市的改革开放首先从京郊农村改革开始。
1987年起,历届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均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不兼任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也不兼任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
1987年,北京市提出“打通两厢,缓解中央”,开始大规模建设城市道路。
1987年,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在中关村成立。
1990年,北京市成功举办第11届亚洲运动会。
1991年开始着手申办200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但1993年9月以两票之差不敌悉尼。
1992年7月10日,当时处于规划阶段的亦庄工业区更名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3年10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年)》获国务院批准。
1995年,北京又承办了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
1995年北京市开始实行每周五天工作制。
1996年5月8日,北京市电话号码由七位升至八位。
1997年,北京市先后开通首条公交专用车道579和空调巴士线路580。经过长期,尤其是近年快速的发展,北京公交已拥有各类运营车辆近3万辆。
1998年11月25日,北京市正式启动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申办工作。
1999年6月,建筑界名家贝聿铭与吴良镛、周干峙、张开济、华揽洪、郑孝燮、罗哲文、阮仪三联名向北京市政府提交意见书《在急速发展中要审慎地保护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指出应该顺应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的客观规律,对北京旧城进行积极的、慎重的保护与改善,而不是“加速改造”,建议编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完整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同年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平安大街和北京地铁复八线等重大基础设施也正式完工。
2001年,北京市赢得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权。
2001年,北京举办了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第13届残奥会。
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于天安门广场正阳门前设立中国公路零公里标志,作为国家干线公路总起点的象征。
2010年开始,位于海淀西北部的后厂村区域开始兴建,包括腾讯、百度、新浪、网易、联想、滴滴等诸多高新技术企业陆续迁入,成为新的高新产业集群所在地。
2010年7月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原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宣武区四个区,由原东城区和崇文区合并成立新的东城区,西城区和宣武区合并成立新的西城区。
2012年,7月21日,北京发生特大暴雨,79人死亡。
2014年,北京市被中央政府增加了“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京津冀协同发展也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2014年,11月10日至11日,北京市举行APEC峰会。
2015年至2016年,北京发生严重的空气污染。
2015年,北京市获得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权,成为全球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过冬季奥运会的城市。
2015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已经批准北京市调整行政区划,密云、延庆两县将撤县设区,至此北京将不再设有以“县”为名称的县级行政单位。
2016年,国务院印发《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
2017年9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获批,将北京市定位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并计划加强这“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同时指出“老城不能再拆”。
2019年1月1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迁至通州区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
2020年8月27日,国务院批复了涉及东城、西城两区的《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
2022年12月31日止,北京市共有16个市辖区、343个乡级行政区。
2023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43,760.70亿元,同比增长5.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9.99万人民币。